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调价日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饲料调价日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今日饲料涨价了,海大、通威、正大、澳华等上调200~300元/吨,你怎么看?
感谢悟空邀请!
今日饲料涨价,看是偶然,其实是疫情导致的一种必然现象。
一、先看看2020年3月23日饲料原料当日行情。
1、豆粕国内外大幅上涨,期货涨停了,这个月豆粕每吨上涨300元,大家可要看到,这是大宗原料的上涨,上涨几十就会给行业造成不小影响,饲料行业很多厂家和原料商都会赌其涨跌,来实现饲料利润最大化!
2、鱼粉暴涨,昨日超级蒸汽鱼粉当日均价在13200—13500元/吨,鱼粉今年的涨幅在1000—2000元每吨。
3、氨基酸、维生素、菜粕(当日涨20%,均价2342元/吨)、棉粕(当日涨10%,均价2440元/吨)等等都在上涨。
二、因为疫情和天灾,我国饲料原料进口国危机重重,自身影响很大
1、巴西港口工人因为新冠疫情罢工,(国内需要的饲料原料——大豆影响运出)。
2、阿根廷大豆出现虫害,发现入侵性食草害虫——大豆茎蝇,可能再次打击阿根廷的大豆产量!
3、由于疫情,本年度截止3月19日,美国只剩一船大豆运往中国。
4、国内大豆库存已经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
三、综上所述,由于玉米,大豆等饲料主要原料的缺乏和涨价,大家想想,饲料能不涨价吗?由于疫情运费也在涨!由于玉米、大豆、鱼粉等的缺乏、涨价!饲料企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事关饲料企业的生存问题!饲料涨价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悲观,疫情终会过去!短期看会是也一个艰难的阶段,市场会优胜劣汰,调整优化,各流通环节会降低利润,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会提高一些!
但要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力也今非昔比,在党的领导下,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畜牧行业终究会度过难关,蓬勃发展!!!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今日饲料涨价了,海大、通威、正大、澳华等上调200—300元/吨,你怎么看?
这次饲料上涨是受疫情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可能的话,今日的上涨只是拉开饲料上涨的序幕而已,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题主也看到,目前美国、阿根廷、巴西等主要饲料出口国都施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将来还有“封国”的可能,到那个时候饲料进口更是一料难求。
在如今环境下,各蛋白饲料价格飞涨,豆粕一个月涨了300元/吨,鱼粉今年涨1000—2000元/吨,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饲料厂家不堪重负纷纷调高价格保证利润,调价幅度在200—300元/吨。
其实,饲料厂家调价是保证自己的利润,但是最受伤的是各大养殖场,不管是家禽、牲畜养殖还是渔业养殖,饲料需求量很大的,这样无形之中提高了养殖成本,这样家禽、牲畜还有鱼类价格都要上涨,最后把涨价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是这次涨价的埋单者。
今年人们生活不好过,钱不好赚,但是生活成本很有可能还会提高。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有养殖户对养殖成本进行了剖析,其中发现单单是养殖饲料的成本竟然占到了养殖总成本的70%,也恰恰是因为饲料成本过高,每一次饲料价位的波动,对于养殖人都是一次考验。近期饲料价位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养鱼料上调了200元每吨,颗粒虾料上调了200元每吨,鱼粉更是上调了1000-2000元每吨。即便如此,似乎这个涨势还没有终止,最终饲料价位能够飙升多高,还没有一个定数,对于众多养殖者来说每日都是一个煎熬。那么为什么短期饲料价位飙这么高呢?科学兴农有4项因素大家不能够忽视。
国内饲料企业产能不足
其实今年国内外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内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饲料行业正是其中之一,如今国内饲料企业在疫情之后虽说也在积极复工生产,但是目前的产能方面也顶多只有7成,远没有达到全面开足马力的地步,其中主要还是由于部分企业复工人员不足。制约了市场饲料的总体产能。
国内大豆生产现状薄弱
大豆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然而如今情况看大豆价位是节节攀升,如今大豆价位已经来到了2.25元每斤,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国内大豆生产状况并没有较大的改善,比如说国内大豆生产总量仅仅1500万吨,这点产量相比于国内1.1亿吨的需求来说真的显得太过渺小,科学兴农认为国内大豆供给局势不容乐观,虽说我国粮食总产很足,但是供给结构方面并不平衡,这也导致国内饲料有上涨的预期。
大豆进口困难
如今对于饲料行业不利的另外一大因素则是饲料原料大豆进口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国际范围内疫情的发酵,如今大豆进口大国巴西、美国、阿根廷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一定的疫情压力,而为了抗击疫情国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说巴西关闭了北部最大的农产品出口港湾,该港口占到了巴西全境大豆出口的85%,由此可见我国进口大豆方面必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另外美国和阿根廷也同样在抗击疫情方面,缩减了外贸交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短暂的加剧了饲料价位的升高。
目前迫于饲料原料价位的不断升高,饲料企业也不敢大批量的备货,毕竟疫情一旦好转,饲料成本方面则就会迅速回落,因此在接下来饲料价位能够涨多久的关键也就要看全球方面的疫情了,不过从当前全球疫情形势看,短期内饲料成本还是会居高不下的。
这个信息已确认,接下来应该是共克时艰了,我的看法如下:
1、本次涨价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暂时仅对局部地区有影响
美国、阿根廷、巴西等许多国家实行严格管控,部分国际港口关闭导致市场供求有明显变化,叠加二月份基本没有复产国内饲料存量也不高,特别是湖北地区,存货量更少,养殖户把存量消化完后,出现饲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属于正常现象,其它地方目前并未跟进,希望这次涨价只是局部地区,不要蔓延至全国。
2、这次调价对华中地区水产户影响较大
华中区饲料出价是最奇怪的,很多到年底了才出价,甚至有些鱼卖了饲料价还没出来。市场原料短期波动上涨,饲料马上涨价200,原料跌了一两个月跌75,反而捂着不降价,现在饲料厂都是炒期货,现用的都是期货,涨价厉害时候,饲料厂并不会大量采购,这都是饲料厂惯用的技俩。收的预付款就是一个局,养殖户以为得实惠其实是假象,价格没有出来之前交预付款价低多少或赠多少包就是骗局,因为出价时提一提全部都要吐出来甚至更多。这样对养殖户的打击相当大。
3、后市有可能的发展方向
饲料涨价,对养殖户来说是最无奈的,因为不会期货不会套期保值,有的地方还要涨塘租,鱼价、虾价下跌的情况下饲料还想涨价,前期投入太多想全身而退已不可能,硬着头皮坚持又看不到曙光,真是进、原地踏步、退三难,很多养殖户想放弃。饲料厂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养殖户目前的处境,很容易会造成双输结局,如果养殖户大面积放弃,饲料厂的市场也会萎缩,同样会出现经营困难的问题。
总结:
饲料厂与养殖户并不是敌我关系,而是双生关系,或者说是同坐一条船的关系,如果一方出现问题,最后的结果都是双输,建议饲料厂在考虑养殖户目前的处境,共克时艰比一刀切的涨价来得实在!
新的一轮饲料涨价要开始了,为什么涨价?
新的一轮饲料涨价要开始了,为什么涨价?
由于我国农业粮食生产收益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投入养殖行业,但是养殖行业的风险比较大,资金的投入往往是巨大的,给农民带来很大压力。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就是购买饲料,而近年来饲料的价格也是不断上涨。
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饲料价格也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涨价,那哪些方面影响饲料价格上涨呢?
一、生产饲料的成本增加。饲料的成分绝大多数都是由大豆、玉米、粗粮等粮食构成。据2017年数据统计,玉米价格由原来的1460元/吨,涨到了1670元/吨,豆粕也由3000元/吨涨到3200元/吨。而饲料的原料还有很多,由此可见,原料一旦涨价,饲料也必然要涨。
由于我国粮食生产远远不够国内的消耗,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其中玉米、大豆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而美国作为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国家,最近增加了我国贸易关税,这也必然增加很大成本,那么羊毛出在羊身上,饲料必然大幅上涨,最终吃亏的当然就是养殖户了。
现在人工成本、其他水、电等等方面的成本都在不断上升,这些都是饲料生产过程中增加的投入,必然要算在养殖户身上,那么附加在饲料身上的成本就必然增加。
二、饲料需求高峰期的到来。这个季节老养殖户都会开始投入到养殖中,增加养殖数量,而且可能更多的人投入进来,也就是养殖高峰期到来。这个时候饲料的需求量会突飞猛进的上涨,市场需求量巨大,商家必然要抓住机会赚一笔,涨价也是必然的。
三、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作为人口14亿多国家,人口还在不断上涨,每年的牛、羊、猪肉还有鸡、鸭、鱼肉等需求量都在逐年增加。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肉的消费也更加变得日常化了。那么肉类的需求增加了,养殖规模必然扩大,那么饲料的需求量也就自然增加。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规律,饲料涨价是必然趋势。
综合各方面因素,饲料在这个时期涨价,是有规律可循的,养殖户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投入也将增加不少。养殖的风险很大,往往饲料在猛涨,而养殖的产品优势价格反而下降,这些给养殖户带来的打击都是巨大的。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啊,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少三番】,每天更新不一样的三农资讯,谢谢大家支持。
最近一段时间,养猪的养鸡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因为行情持续低迷,猪价已经跌破了盈亏点,养猪已经从一头赚几百的日子快速进入亏损一两百元的区间,鸡蛋价格也已经跌到3元一斤的低位,部分养鸡场也开始面临亏损,毛鸡行情也是不温不火,养殖赚钱还是比较困难。
而最近,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影响之下,养殖行情略有起色,但对于养殖户来说未必是绝对的利好。因为,显然,我国对美国大豆、美国玉米等商品加征25%关税,意味着,豆粕要涨价,饲料要涨价了。
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另行公布。
对美大豆加征关税之事目前还是预期,毕竟实施日期,会不会真正落实还不是百分百的确定,但最近几日,国内豆粕价格飞涨,不少饲料企业已经开始又一轮的涨价潮了。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首先关于题主所说的饲料价位上涨问题,这个确实如此,就拿最近几天的行情来说,以河南为例,4月6号的价位不过3258元每吨,但是4月9号的价位已经到了3288元每吨,以每天十元的速度上涨,不可谓不明显了。至于说本轮饲料的价位上涨,个人认为还是归因于中美贸易问题。下面具体来谈一下。
关于中美贸易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但是从具体情况看,双方更多的反映在互放宣言的阶段,倒还没有真的大规模的正式实施。但是随着贸易战的深化,所涉及到的贸易战对象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钢铁铝制品及9项农产品到如今的包括大豆在内的128项产品。从中也可以看出,贸易战是在持续扩大的事态。当中,大豆列入了贸易战的第一项,也足见大豆在其中的分量。从当前的形势看,大豆贸易战一旦正式开启,将会征收25%的关税,也就是说从美国大豆缩减进口是肯定的事。因为在对美国大豆征收关税之后的市场价位将会超过我国国产大豆。那么,接下来国内豆粕供给怎么办?哪啦能够得到补给呢?
有网友提出可以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非转基因大豆,削减美国大豆对于国内大豆是好事。话可以如此说,但是事可真不一定做得成的。首先说乌克兰,我们应该清楚乌克兰人口不多,国家也不大,试问哪里能够能产那么多大豆?据2015年数据资料,全面产大豆共计410万吨,指望全部出口中国不现实吧,恐怕一半能够出口到中国也就不错了。而俄罗斯方面的数据恐怕更让人震惊,2017/18年度迄今对中国出口大豆22.76万吨!对于中国年需要9500万吨的进口需求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此外,关于南美供给我国大豆的方案,关注我的朋友应该了解,南美是无法补给中国需求的。
因此,贸易战端一开,国内豆粕价位上涨也就自然容易理解了,毕竟供给短缺的问题很可能就将会在国内上演。不过对于今年养猪农户来说可真的是雪上加霜了,猪价尚未完全止跌,依旧在成本线以下,而饲料价位已经开始上涨,但是要明白一点,上涨已经是无可避免的问题了。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为您带来更多农业科学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调价日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调价日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