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鸡怎样通风好(冬季养鸡防好新城疫,你就防好了六成的鸡)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鸡技术 479

新城疫是危害养鸡业的一种传染性很强地烈性传染病。随着疫苗的应用,典型性新城疫的毁灭性大流行已得到控制。但由于我国家禽数量增长很快,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环境气候变化异常,不同品种、日龄的家禽混养在一起,饲料、兽药、禽产品等交易频繁,加上疫苗、兽药使用不规范等原因,使得新城疫病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非典型化。

冬季养鸡怎样通风好(冬季养鸡防好新城疫,你就防好了六成的鸡)

发病情况由过去的季节性流行变为现在的常年性散发;临床症状也有过去的以腺胃乳头出血、脂肪出血、肠道粘膜广泛性出血、绿色稀便、产蛋率下降、畸形蛋退色蛋增多,死亡率高等的典型症状变为现在“非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病率不高、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理剖检变化不典型、死亡率低等,这给本病的诊断、治疗、防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一、新城疫主要危害

1无处不在的新城疫病毒

可以这么说,只要有养鸡的地方就有新城疫病毒存在。鸡群在带毒状态下可以表现的非常健康,生产性能非常地好,但是,只要有在气候突变、管理粗放、营养不良、惊吓、拥挤、转群、断喙、疫苗的免疫接种、注射用药、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等应激因素出现的情况下,机体抵抗力下降,鸡群会马上发病,表现为轻微或没有呼吸道症状、产蛋率缓慢下降或急速下降、下降幅度在10%-80%之间甚至更多、退色蛋增多、粪便正常或拉黄绿色稀粪。

冬季养鸡怎样通风好(冬季养鸡防好新城疫,你就防好了六成的鸡)

2新城疫免疫问题

养殖多样化发展,新的疫苗毒株上市、各种免疫程序同时存在,促使野毒株适应临床感染,使新城疫病情更加复杂化。另外,新城疫活苗大剂量、频繁免疫、错误的接种途径导致的机体免疫麻痹、免疫力耐受,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是非典型性新城疫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现在一提到新城疫的免疫动辄3倍量、5倍量,甚至10倍的剂量,认为免疫剂量越大,免疫效果会越好,这其中有对新城疫发病无可奈何心情的表现,也有疫苗经销商的误导因素。

还有,对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免疫采用滴鼻点眼免疫,刚开始的时候效果还可以,随着养鸡时间的延长,效果不断下降,只能采取不断加大免疫剂量和免疫频率的方法,免疫剂量从2倍增见到3倍、5倍甚至更高,免疫间隔由45天逐渐缩短到40天、35天、30天、25天甚至20天,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抗体离散度很大,并且在产蛋率正在上升到高峰的时候,不免疫还可以,只要一免疫,产蛋率肯定下降,少者20%左右,多者40%,不做免疫吧,担心疫情发生;做免疫吧,产蛋率又要下降,心情处在一种极度的矛盾与困惑当中。

冬季养鸡怎样通风好(冬季养鸡防好新城疫,你就防好了六成的鸡)

3高抗体水平下新城疫依然发生

这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学者将这种高水平的抗体叫做“无效抗体”在该病多发地区,成年鸡的抗体水平(HI)即使达到9以上仍可发生新城疫,表现为呼吸道湿性啰音、呼吸困难、绿色稀便、产蛋率下降、退色蛋增多等临床症状为特征的新城疫,这除了可能因为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免疫系统产生的分泌型抗体(sIgA)水平低以外,主要原因还是新城疫病毒发生变异,使新城疫毒力变弱,疫苗株产生的抗体无法快速中和体内的病毒。

二、新城疫防治措施

1.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体系(包括厂址、规划布局、人员、车辆、物品、饮用水、饲料的消毒以及免疫接种、科学用药、消毒效果及抗体监控等等),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

2.制定免疫和检测程序

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提高免疫应答的整齐度,保证做到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联合使用,避免免疫空白期和免疫麻痹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抗体监测要及时,发现有新城疫抗体水平低、抗体离散度大、疫苗免疫后抗体没有增加、临床或剖检有新城疫症状时,要做好紧急免疫接种。

3.把握紧急接种时机

新城疫目前只有一个血清型治疗简单就是紧急免疫接种,接种时机的掌握很重要,一定要在鸡群刚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或没有临床症状,但是退色蛋增多、产蛋率轻微下降之前,进行紧急接种;一旦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产蛋率已经开始快速、大幅下滑、死淘率升高等情况,再行紧急接种,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了。

冬季养鸡怎样通风好(冬季养鸡防好新城疫,你就防好了六成的鸡)

4.选择合理的免疫途径

免疫途径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以气雾免疫为最佳,省时省力,但是要求有专业的气雾免疫设备,免疫时对鸡舍温度、湿度、通风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其次是滴鼻、点眼免疫,效果也不错,但要保证疫苗确实被完全吸收进去或在眼中扩散开去再松手;饮水免疫看似简单,但是对水质要求、水槽或饮水器的卫生状况、用水量的大小、停水时间等等也有很多要求。

5.药物治疗

服用退烧、止咳化痰、防止继发感染的药物,加强管理,减少应激等。

标签: 冬季养鸡怎样通风好 冬季养鸡注意事项 冬季养鸡注意什么问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