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饲料总产量 我国2016饲料产量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羊技术 1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6年饲料总产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2016年饲料总产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饲料行业的未来?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据饲料行业调查报告调查显示,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添加剂、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甜高粱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饲料工业为社会经济做出巨大贡献。饲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重要,饲料工业的全面发展可以推动养殖业持续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节约大量粮食,带动相关行业发展;饲料质量的提高也能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从全球来看,亚洲的产量最高,2016年生产了36760万吨,其次是欧洲生产了24940万吨。从国家来看,中国的产量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

目前,我国饲料行业处于已经进入产业调整阶段,其实质是饲料工业由成长阶段逐步迈向成熟阶段。其突出特征:饲料市场竞争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散兵游勇”到“集团化”转变,由专业化到产业链整合转变。2016年我国商品饲料总产量为21026万吨,同比增加5.08%;配合饲料产量为17943万吨,同比增加3.14%;浓缩饲料产量为2131万吨,同比增加8.70%。

饲料工业作为直接为养殖业服务的生产资料制造部门,其发展受养殖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又有力地推动着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未来中国养殖必将实现由千家万户的传统饲养向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规模经营.进而向以内涵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规模经营过渡.并最终实现以资本、技术、管理高度密集为特征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预计2022年我国商品饲料总产量增至约24080万吨,对比2016年增长14.5%;配合饲料产量配合饲料产量增至约20280万吨,对比2016年增长13.0%;浓缩饲料产量增至约2560万吨,对比2016年增长20.0%。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7-2022年中国饲料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说起畜牧业,过去的价值枢纽在饲料端,现在的价值枢纽在养殖端,将来的价值枢纽在消费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饲料行业已经过了发展的黄金期,如今正处于全面升级的关键时候。下面我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

1、 饲料行业将全面与养殖业深度融合。大型饲料企业会将产业链延伸到养殖端,布局养猪或者养鸡,极少数甚至会延伸到消费端,比如新希望六和、唐人神、禾丰、天邦等。中小型饲料企业在代工和定制的理念指导下,积极寻求与养殖企业合作,成为他们的饲料车间。

2、 饲料行业将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包括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追溯管理、人工智能等,最终实现饲料工业4.0。

3、 饲料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目前的7000多家企业,会减少50%以上。

4、 饲料的利润率会进一步下滑,最终会进入微利时代。

总之,饲料行业的未来不在于饲料,如果你还抱着昨天的饲料行业不放,你将会慢慢被市场边缘化。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在产业化、信息化、优质服务的同时应该对饲料行业的严格管理,对添加对人体有害物质实行严监,如:鸭、鸡三十多天就能达到3一5斤重,喂五谷杂粮不管如何配制也不可能达到那个重量,为了人民的健康用原生太的养殖方式配制饲料。

行业发展特征在前面几条回答中已经比较清楚,这里仅针对未来饲料行业的发展潜力,需求空间简单谈一点看法。

从长期看,决定饲料需求的因素无非就是人口因素,人均肉类消耗量。从人口角度看,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口增速将会放缓乃至停滞。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5.68‰,在二胎政策的影响下虽有所恢复,但效果甚微。目前,主流意见认为我国总和生育率仅1.5左右,远远低于自然更替率。因此,人口低增长已经难以支撑肉类消费需求(饲料需求)的提升。人均消耗量方面,我国猪肉人均消费已经达到了40公斤/人.年,鸡蛋消费在21-22公斤/人.年,肉禽消费也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肉蛋类需求难于维持过去几年高速增长。同样,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对人均肉类消耗量起到影响,生育水平的下降将导致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而相比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对肉类的消费水平显然更低。此外,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也是支撑肉类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科技水平的发展将替代更多的体力劳动,因此肉类需求也会受到影响。

实际上,当前对中国饲料工业需求拉动的主要动力在于行业格局的变化,两千年初期,在广大的农村地带,户均一头猪,附带一窝鸡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早期中国肉蛋供给的重要力量,而这种养殖模式,其饲料来源则主要是牧草、厨余等,极少用到工业饲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民的选择也变得更多,这种散户养殖模式的机会成本加大,竞争劣势越加明显,使得家庭养殖逐渐被公司规模化养殖所取代,与此同时,工业饲料的使用比例也出现快速的增加,这也造成了中国肉类产量增速远低于饲料蛋白供给增速的现象。从这个逻辑上看,未来五年当中,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空间依然较为可观。

2016年饲料总产量 我国2016饲料产量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敬请关注《新农业汇评》

饲料行业因为其劳动密集型、生产工艺成熟或陈旧等传统原则上为传统行业,未来发展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开放性思维,以科技为支撑优化科学管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由养殖业的需求来带动饲料业的发展,反过来,以饲料产业科技发展促进养殖业的进步。

2016年饲料总产量 我国2016饲料产量

因此,饲料行业的未来前景广阔,同时更具挑战性:

1,科技化。积极引进和研发高科技饲料产品如添加剂、酶制剂、维生素等,这些产品国内自给能力弱,投资大,利润高,市场需求扩大。

2,两个市场。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高端市场目前是发展不平衡、不平衡,这个市场需要高蛋白口感产品,拒绝抗生素及激素添加剂;大众市场按照国家规定配置常规添加剂、多维、诱食剂等,规模效益和正确的营销战略、灵活的促销手段争取客户,要增加服务优势,突出特色饲料,两个市场,有取有舍,突出特色。

2016年饲料总产量 我国2016饲料产量

3,差异化。目前养殖品种已发展到珍禽、宠物、特禽及名贵特种水产动物,就不能用常规饲料。

4,资本化。由于市场的挤压,中小型饲料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引导社会民间资本进入饲料业和养殖业使其成为发展的中坚力量。

5,品牌化。在现代饲料业发展中,品牌竞争成为非常重要的市场竞争手段。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饲料企业的发展壮大。

6,经营战略跨界化。跨行业:网络、房地产、钢铁;跨领域:畜禽—水产;跨国门:资本、技术、管理输出等。

2016年饲料总产量 我国2016饲料产量

7,全产业链合作模式

(1)饲料与养殖户的利益共同体。饲料企业与养殖户通过契约、股份合作等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强技术输出与转化,提升抗风险能力与服务能力。

(2)供应商经销商股东化模式。随着饲料业产业链延伸,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全产业链模式大发展是未来的主流。供应商、经销商的股东化,都是现代饲料产业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强化竞争能力所采取的措施。

(3)“互联网+”模式。企业利用“互联网+”模式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强化自己的竞争力。建立饲料质量安全大数据和互联网监管技术平台,对饲料质量及重要安全性指标的实时有效监控,实现饲料监管事前、事中、事后的紧密衔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促进饲料产业品牌建设。

8,管理的现代化。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智慧农业在农业领域快速推广,管理信息化,工厂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饲料产业和养殖企业的强大竞争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6年饲料总产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6年饲料总产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饲料 总产量 2016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