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三大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饲料三大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饲料玉米指标都有哪些?
饲料用玉米的国家标准是《饲料用玉米(GB/)》。
《饲料用玉米(GB/)》是对GB/—1999《饲料用玉米》的修订。本标准要求中对一级玉米增加了脂肪酸值要求;粗蛋白质取消分级指标,均为≥8%(干基)。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B/—1999。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我国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成长发展历程基本上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2016年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达到万t,总产值8014亿元。按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层面分类,饲料产品可分为:
(1)全价配合饲料。含有满足动物对蛋白、能量、常量矿物质、微量矿物质、维生素及各类营养性及非营养性添加剂需求的饲料。可直接饲喂动物。
(2)浓缩饲料。通常饲料配方中能量饲料如玉米、小麦、麸皮等占配方比例在50%以上,而这些原料多是养殖业者自产或方使采购的原料,为减低运输成本,饲料生产者设计出不含能量原料的饲料产品,养殖业者购回此类产品后与自产或自购的能量原料进行混合后即可生产出相对成本较低的全价配合饲料。
(3)预混合饲料。为进一步满足规模饲养者精细化饲养和降低成本的需求,饲料生产者设计出预混合饲料产品,这类产品主要包含矿物质、维生素、各类营养性及非营养性添加剂。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添加比例低(农业部令2012年第3号定义不高于10%)、营养浓度高、混合难度大、产品价值高、技术含量高、贮存要求高。
农业部1849号公告对前两类产品与第三类产品提出不同的生产许可要求,法规中对这两类生产企业的厂房、工艺设备、化验室等生产条件均提出不同要求。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
1.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是明确规定饲料原料中营养成分的标准,以指导饲料的制作和使用。
2. 具体来讲,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通常包括饲料原料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以及钙和磷等关键成分的指标和要求,这些成分对于动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比如对于非反刍动物,粗纤维在总饲料中应该控制在15%以下,否则会影响消化吸收,产生消化不良等问题,对于反刍动物,粗纤维的含量应该更高。
3.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保证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充足和平衡,以满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需求。
同时,也有助于规范饲料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维护人畜健康。
1. 简答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是指对于不同类型的饲料原料,根据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制定出的标准化的营养成分表,以便于饲料生产企业进行配方设计和饲料生产。
2. 深入分析
2.1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作用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是饲料生产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帮助饲料生产企业了解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设计,保证动物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2.2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制定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制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包括对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生物学价值、消化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及对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进行了解和掌握。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生产条件等因素对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影响,制定出适合不同情况下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
3. 建议
3.1 饲料生产企业应该重视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使用,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设计,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3.2 饲料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研究和分析,不断完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3 政府应该加强对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标准化管理,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促进饲料生产的健康发展。
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标准通常按照饲料原料的种类,分别设定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表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 水分含量:表示饲料中水分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不同的原料水分含量也不相同。
2. 粗蛋白:表示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粗蛋白含量是饲料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动物的健康成长和产出影响非常大。
3. 粗脂肪:表示饲料中的脂肪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粗脂肪含量会影响动物的能量摄入和体重增长,因此是评估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 粗纤维:表示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粗纤维含量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情况,如果含量过高,可能影响动物的营养吸收。
5. 灰分:表示饲料中的无机物质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灰分含量是评估饲料中无机矿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不同的饲料原料由于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会对饲料成分含量有不同的需求和要求,有关部门会根据其用途和特性,对不同类型的饲料设定相应的标准。
饲料的一般鉴定有哪几种方法?
青贮饲料品质鉴别方法,包括现场鉴定、实验室鉴定和生物学方法鉴定。现场鉴定一般采用感官鉴定方法进行,主要是鉴定青贮饲料的色泽、气味和质地。
实验室鉴定,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鉴定。化学分析测定项目,包括pH、氨态氮和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的总量和构成)等。生物学评定方法,主要是采用动物进行实验,以便客观准确评定其饲用价值。通过青贮饲料品质鉴别,可以判断发酵情况,以保证使用良好的青贮饲料饲喂家畜。
对苜蓿拉伸膜裹包青贮饲料的气味评定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可根据德国农业协会的青贮质量感官评分标准来评定(表49)。
表49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标准
食品三个等级划分标准?
餐饮类食品安全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一般)三级,默认C级。
销售类食品安全等级分为A(守信)、B(基本守信)C(失信)、D(严重失信)四级,默认B级。
食品三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
1、无公害农产品、
2、绿色食品、
3、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
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和规范,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绿色食品:
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 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和aaa级三类。
有机食品:
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抗生素、转基因技术 的食品。
我国饲料标准有哪些?
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如GBI0648 — 2000《饲料标 签》标准和GB13078—2001《伺料卫生标准》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三大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三大标准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